如今,户外运动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,随着夏季的到来,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户外旅行中来。但是,户外毕竟有不可控风险因素,为使大家能够更安全的参与到户外运动、旅行中,分享一些户外急救知识,一起来看看吧。
伤口如何处理?
如果出现小伤口,可用水先冲净,尽快用具有消炎作用的药物涂抹伤口进行消毒。如果没有出血或出血比较少,不需要包扎伤口,保持清洁即可;如果出血不停,可用力压住受伤部位上方的血管,几分钟内便可止血,随后再贴上创可贴。
如遇较大的伤口,比如不小心割伤动脉,应及时用力压住伤处上面的血管,比如手腕或前手臂受伤,可先用力掐住靠近腋窝那侧的血管,也就是要感觉到此处有脉搏在跳动的地方。再迅速绑在此处,并多绑几个圈,并大限度抬高伤者的手臂。然后立即送医,在送医途中,需将被绑住的地方每40-60分钟松开1-2分钟,否则可能造成患处组织坏死。伤口则用纱布或干净布覆盖包扎,以保护伤口,避免被污染。
骨折如何正确急救?
封闭伤口。对骨折伴有伤口的病人,应立即封闭伤口。尽快用清洁、干净的布片、衣物覆盖伤口,再用布带包扎,包扎时,不宜过紧,也不宜过松,过紧时会导致伤肢的缺血坏死。过松时起不到包扎作用,同时也起不到压迫止血的作用。如有骨折端外露,注意不要将骨折端放回原处应继续保持外露,以免引起深部感染。如将骨折端放回原处,应给予注明,并在后送时向医生交待清楚。
止血。如出血量较大,应以手将出血处的上端压在邻近的骨突或骨干上。用清洁的纱布、布片压迫止血,再以宽的布带缠绕固定,要适当用力但又不能过紧。不要用电线、铁丝等直径细的物品止血。如有止血带,可用止血带止血。如无止血带可用布带。上肢出血时,止血带应放在上臂的中上段,不可放在下1/3或肘窝处。以防损伤神经。
下肢止血时,止血带宜放在大腿中段不可放在大腿下1/3、膝部或腿上段。伤止血带时,要放置衬垫。上止血带的时间上肢不超过1小时,下肢不超过1个半小时。
固定。临时固定尽快用夹板固定,如无夹板可就地取材。在山区可用木棍、树枝,在工厂可用纸板或机器的杆柄。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,可利用自身固定,如上肢可固定在躯体上,下肢可利用对侧固定,手指可与邻指固定。
扭伤如何处理?
中暑了怎么办?
中暑的主要症状为:头痛、晕眩、烦躁不安、脉搏强而有力,呼吸有杂音,体温可能上升至40°C以上,皮肤干燥泛红。如果不及时救治,中暑的人可能很快会失去意识,且程度很深,有可能导致意外的发生。因此在夏季登山前一定要准备好预防和治疗中暑的药物,如:十滴水、清凉油、仁丹等。另外,还应该准备一些清凉饮料和太阳镜、遮阳帽等防暑装备。
一旦有人中暑,应尽快将其移至阴凉通风处,将其衣服用冷水浸湿,裹住身体,并保持潮湿。或不停扇风散热并用冷毛巾擦拭患者,直到其体温降到38°C以下。中暑者意识清醒,应让其一半坐姿休息,头与肩部给予支撑。若中暑者已失去意识,则应让其平躺 。通过以上救治措施,中暑者的体温如已下降,则改以赶衣物覆盖,并充分休息否则重复以上措施,并尽快送医院救治。
热昏厥如何处理?
体质较弱的登山者,在夏季登山的活动中,由于活动剧烈、体力消耗过大,尤其是未能及时补充体内损失的水分和盐份时,容易发生热昏厥,热昏厥的主要症状表现为:感觉精疲力尽,却烦躁不安,头痛、晕眩或恶心;脸色苍白,皮肤感觉湿冷;呼吸快而浅,脉搏快而弱;可能伴有下肢和腹部的肌肉抽搐。。
如发生热昏厥,应尽快到阴凉处躺下。若意识清醒,应慢慢喝一些凉开水。若大量出汗,或抽筋、腹泻、呕吐,应在水中加盐饮用。若已失去意识,同行的人应让其卧姿躺下,充分休息直至症状减缓,送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。
溺水者怎样急救?
遇到溺水者,应立即清除其口腔、鼻腔内的水和泥沙杂草等污物、呕吐物,以恢复呼吸道的通畅,并将舌头拉出,以免后翻而堵塞呼吸道。同时,要迅速进行倒水动作以倒出呼吸道及胃内的积水。还应就地立即进行心肺复苏。轻度、中度溺水者,经救出水面采取俯卧压背法人工呼吸后可很快恢复正常。如溺水者呼吸已停止,应立即采用口对口吹气式的人工呼吸法。如果心跳也停止,则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挤压同时进行。